【人间词话】人间词话读后感集合4篇
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,一篇文章,一段话,几句名言,一段音乐,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集合4篇,欢迎品鉴!
【篇一】人间词话读后感
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大家好!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。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,是极棒的感觉,每当我泛读诗词的时候,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。所以我将此书推荐给你,让我们一起与诗词来一场酣畅淋漓里的对话。
《人间词话》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,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。书作者王国维,字静安,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。
该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。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,有境界则自成高格。读了他的词论后,再去读宋词三百篇,就更能体会到词的意境之美。
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,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此第一境界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此第二境界也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此第三境界也。
第一种境界,这句词出自晏殊的《蝶恋花》,原意是说“我”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潇洒的风景,西风黄叶,山长水阔,案书何达?在王国维此句中理解成做学问、成大事者,必须要经过的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,而一人独上高楼,遥望不尽的是天涯漫漫长路,是为孤独寂寞。但要有执着的追求,登高望远,明确目标与方向。
第二种境界,这句话引用北宋柳永《蝶恋花》最后两句词,原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。王国维则别具匠心,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、随便可得的.,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,和直至人瘦带宽也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的精神。
第三境界,这句词是引用南宋辛弃疾《青玉案》词中的最后四句,梁启超称此词“自怜幽独,伤心人别有怀抱”。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,即最高境界。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,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。做学问、成大事者,要达到第三种境界,只有在经过万水千山寻寻觅觅后,在不经意的回首间,才发现豁然贯通。
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、仕途升迁、财运得失等等,大师的阐述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不谋而合。洞悉人生所有成功的个案,无不经历这三个过程: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、选定道路,继而执着追求,最终才能获得顿悟。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的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,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。关于王国维的这三重境界的妙论,百读不厌,给人深刻的启发。
作为一名教师,第一重境界是教师要对教育、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,有一个愿景。第二重境界是教师要不忘初心,虽经磨练,但终生不悔,之后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。这一境界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之所在。看到学生成长,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幸福。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历经磨练后豁然开朗,祝愿每一位老师都能享受看到学生成长后那份喜悦欣慰!
【篇二】人间词话读后感
1927年6月2日的颐和园静静的,鱼藻轩前徘徊着一位老人,他带着深度的眼镜,但厚厚的镜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惫,她深吸一口花香,再看了眼这世界,依然美好可他却满眼黑暗,他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,平静的回想一生,早年留洋学习数理,后回国任教研究哲学文学,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以病弱之躯做着最高尚的学问,一生有所成就,足矣!王国维先生离去了,一位国学大师就此陨落,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绽放着睿智的光芒,在静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宝中,最耀眼的便是《人间词话》。
"词以境界为最上,有境界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"静安先生首提境界说,以境界之高低论诗之好坏,而何为境界呢?"境非独谓景物也,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。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,谓之有境界,否则为无境界"。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诗词,虽唯情体物,穷极工巧也,可成为出色的词人,但只是锦衣彩妆的行尸走肉罢了,读来全无神韵,犹有隔靴搔痒,雾里看花之恨。
"昔人论诗词,有景语情语之别,不知一切景语,皆情语也"。静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说,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。景物,意象皆为作者服务,故能以奴仆命风月,与花鸟共忧乐。
对于古人的诗词创作,静安先生提出了"天才说","天才者,或数十年而一出,或数百年而一出,而又须济以学问,助之以德性,始能产真正之大学问",只有最高深的学问与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,屈原,陶潜,苏轼无不如此。文人不仅该学富五车,出口成章,更需修身养性,陶冶情操。
静安先生以过人的气魄,客观的态度评价了古人的诗词,以传统的词话形式,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,新观念,读来全无传统文人的偏执迂腐,更呈现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,一方面批判了只有华美词藻而无内涵的糟粕,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华。对后来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。
最是人间留不住,朱颜辞镜花辞树。合上书页,只能默念,斯人可贵。
【篇三】人间词话读后感
中国,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、最宏博的文明,而“国学”就是这片炽热大地上的血脉,穿越千年时光,融入华夏儿女的血液……于是,怀着对祖国母亲的一腔热血、对中国国学的满怀仰慕,前几天便拜读了王国维先生笔下的《人间词话》。
朱光潜曾评价过——“近二三十年来,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,似以王静安先生的《人间词话》为最精到”,亲自读来,确是如此。开卷有益,王国维先生的心意是在文学中能够寻觅到人生痛苦的慰藉,找到自己的人生境界与目标,身处其间,文学本身的非功利给他带来了审美的愉悦。于是乎,读到这本作品的一字一句,哪怕只是只言片语,我仿佛也能看见这位国学大家可敬又睿智的模样。
沉浸词话人间,对我影响最深、最重的,莫过于最成名之段——“古之成大事者,大学问者,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……”,年幼之时牢记于心却是似懂非懂地理解,而今已是而立之年,方才从《人间词话》中领悟了三种境界的奥妙。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第一种境界取自晏殊的《蝶恋花》,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?昨夜猛烈的西风,袭在翠碧的树上,百叶凋零之际,思绪难免迷茫又凄凉,可又如何是好呢?天涯路遥遥,无尽迷惘涌上心头。恰如你我走过的人生路,莫问天涯路几重,唯有勇敢的探路者,也只有忍得了寂寞的“战士”,才能无论事态变迁都付出甘之如饴,得来归于欢喜。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第二种境界取自柳永的《凤栖梧》,人瘦削了许多,衣带也愈发的宽了,可我始终不曾懊悔,为了真理与梦想,即便容颜憔悴也不曾怠慢。王国维是执着地,他坚守着心中的真理与无悔的理想,夜以继日,哪怕瘦削,哪怕憔悴,都是值得的。你我尚且应如此,生命里总有太多美好的梦,又怎能让它们被现实晒成枯槁呢?于是,一往无前的人啊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能战胜,都不会挫败,无论摔倒过多少次,都仍有站起来的顽强,筑梦,无疑需要更多的坚守,哪怕瘦削,哪怕憔悴。
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,第三种境界取自辛弃疾的《青玉案》,千百次寻觅,倏然一次回头,便在灯火稀疏的地方发现了她,不理会喧闹的人群,独自站在“灯火阑珊处”。这是奋斗无获后,突然接触困惑的喜悦,这是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,昔日追逐过程中的苦楚,在一瞬间得到升华,这也是世界的本质,这个世界有偶然的运气,也有必然的运气,通过努力踏踏实实地达到某个境界,方才能换取自己所渴望的东西,此乃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今人带着《词话人间》的三境界解析人生,仕途也罢,命运也罢,都经历着三重状态——追梦,遇挫折而不言弃,关键时刻获转机。王国维先生带着士大夫的背影逝去,《词话人间》却永不褪色地留在了人间,听——最是人间留不住,唯有词话驻吾心!
【篇四】人间词话读后感
《人间词话》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,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。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,理论熔中西美学、文艺思想于一炉,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,为中国美学、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。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,有境界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读了他的词论后,再去读宋词三百篇,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。
《人间词话》虽为论词而作,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,不限于词,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,是对人生的反思。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、大化流行、生生不已的永恒中,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,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,作灵魂拷问,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。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、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。
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的一段话: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此第一境界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此第二境界也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此第三境界也。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:起初的迷惘,需要认清自我,选定道路,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。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。关于王国维的这“三境界”妙论,百读不厌,给人深刻的启发。
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以上就是【懂先生】有关【人间词话】人间词话读后感集合4篇的介绍。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看看人间词话 在人间读后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 相关文章。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。